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苑

为官要克己奉公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18-09-10 16:19 字体大小:

今之巧宦,有所谓不踹泥者,最为可鄙。无论事之大小,总当先以是非为衡,而后计厉害;又当先公家之厉害,而后计及身。若全不为百姓受过,为同官分过,为上司担过,则一事不能行矣。故范文正公尝言:“凡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真洞见症结之言。

——《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著)

■译文

现在有些官员为人讨巧善于迎合,其中以遇事不惹“麻烦”、不代人受过的,最令人鄙视。做一件事,不论事关大小,都应当先以事情的对错进行衡量,然后才计较利益。在这过程中又应当以国家的利益为先,而后再来考虑个人得失。如果做事,都不能替天下百姓承受错误,替同僚官员分担困难,替上级官员担当责任,那就没有什么事能做得成了。所以范仲淹曾说:“凡是为官的人,不能因为怕犯公罪,就无所作为,应该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但断然不可心存私念,以权谋私而犯罪。”这话真是至理名言。

■解读

本段话选自清两江总督梁章钜《退庵随笔》(卷五)。作者从当时官场存在讨巧迎合,许多为官者不愿代人受过现象说起,引用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范仲淹的名言警句:“凡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阐明为官要坚守原则,一心为公,做到不能有“私罪”,不怕有“公罪”。

为官之本在于造福百姓,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得到群众的信任。作为党的干部,只有一心为公,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推崇古今两位公而忘私的好官,古即范仲淹,今为焦裕禄。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从范仲淹到焦裕禄,跨越千年,公而忘私的精神却历久弥新,就是因为他们把“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为官从政的要求,作为立身、立业、立德的基石,坚守之,笃行之,长为之。

正所谓“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工作中遇到挫折、困难在所难免,若遇事绕道走,只知避重就轻,不敢得罪人,保的是一己之私,损害的则是党和人民的利益。若明知有风险,但为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敢于去闯去试,便是勇于担当。担当精神,从小处看,是不负上级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从大处看,是维护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自觉消除怕出事、不干事的畏缩思想,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勇毅笃行、矢志奋斗。唯有这样,才能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内不愧心。(陈启西 叶明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