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宁德纪检监察机关“一线监督” 抓早抓小助推脱贫攻坚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19-04-12 16:01 字体大小:

  “跳出‘包围圈’,撤掉‘过滤网’,脱去‘外包装’,移开‘摄像头’,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听取群众的真实诉求……”这些年来,“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已成为福建宁德当地各级党员干部的普遍共识和行动自觉。宁德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更是传承发扬好传统,将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持续推行“一线监督”工作实践,助推脱贫攻坚。

  拓展入户访查,矛盾在一线化解 

  如何延伸一线监督触角、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反映问题?

  宁德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心贴近人民”,扎实开展“全员接访、点名接访、带信下访、入户走访”,用心用情用力查实情、解民忧,如福安、霞浦、福鼎等地实行群众点名接访的工作制度,采取调查处理和疏导解释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妥善处置群众来访,形成群众点名“挂号”,团队“出诊”工作机制;柘荣县将每月10日定为乡镇纪委书记接待日,将接访摊子铺到群众家门口,不断打通干群之间的隔离墙,结合专项治理、日常监督、巡视巡察和社会监督,织密监督网。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我女儿的残疾证和补贴终于补回来了……”

  拿到重新补发的199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古田县水口镇嵩溪村残疾人小郑的母亲感激地紧握住乡镇纪委干部的手。

  这是古田县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走访发现问题线索并查实的一个案例。

  如今,在宁德各地,纪检监察干部走出办公室,通过入户访查、实地了解情况,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将执纪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已成为常态。

  “要真正深入基层,把监督职责履行到位,确保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不留死角、没有空白。要坚持问题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依靠群众发现问题,而不只是被动地受理信访举报、处理问题线索。”宁德市纪委监委信访室相关负责人说道。

  近年来,宁德市纪委监委全面推行“开门接访”,要求领导干部、机关和派驻机构干部“全员接访”,用实际行动深入实践“四下基层”,扎实开展“带信下访”“入户走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做到举报在一线受理、监督在一线跟进、线索在一线发现。同时,建设开放的接访窗口,营造开放的监督氛围,让群众“进得了门、说得上话”,畅通党群干群“连心桥”。

  发挥尖兵力量,重心向一线倾斜 

  “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许多真实有用的情况、深层次的问题往往被浮在表面的现象所掩盖,只有“扎”下去,才能“捞”上来。

  “大家觉得很奇怪,蒋某辉明明有入股宁德班船,怎么可以享受贴息贷款?”

  “现在明白了!原来是他的妻妹(捕捞队书记)偏心,这个处分让大伙儿的心一下就亮堂了……”不久前,霞浦县海岛乡纪委的一纸处分决定书解开了村民们的“心结”。

  此前,海岛乡纪委干部与往常一样对贫困户挨家挨户地开展监督检查,发现蒋某辉的户籍登记表中,蒋某辉的妻子和捕捞队书记林赛珍名字仅一字之差,难道他们之间有亲属关系?

  为此,当地纪委干部不动声色,暗中仔细调查。通过多方走访核查,最终证实了林赛珍与蒋某辉确有亲属关系,把蒋某辉列入精准扶贫对象也与林赛珍有关。林赛珍因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如霞浦县海岛乡群众一样,宁德各地群众都为当地的乡镇纪委执纪监督能力纷纷“点赞”。

  乡镇纪委执纪监督能力获好评,源于当地纪委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积极发挥基层纪检组织“前哨”、“探头”、“尖兵”的作用,让群众深切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宁德寿宁县下党乡纪委便是“尖兵”。2018年,宁德寿宁县下党乡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能否更好地发挥一线“尖兵”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成为下党乡纪委书记陈序培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将继续扎实开展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监督工作,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督查力度,加大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坚决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陈序培表示,下一阶段,将组织乡纪委干部通过查阅账册、接待群众来访、与干部谈心谈话等方式收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坚持抓早抓小,以精准监督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宁德市加强乡镇纪检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配齐配强一线纪检监察队伍力量,持续深化“三个100%”要求,有效整合力量,解决本领恐慌、监督乏力等问题,提升乡镇纪委自办案件能力,充分发挥监督“尖兵”作用。去年以来,宁德全市乡镇纪委立案605件,实现100%都有自办案件。2019年年初,宁德市还完成了向全市125个乡镇(街道)和3个特殊区域派出监察机构,推动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实现国家监察全覆盖。

  重在抓早抓小,监督向一线拓展 

  近年来,周宁县全面整合发改、住建、水利、交通、林业、国土等主管部门资源,将政府投资在20万元至400万元的小规模建设工程全部纳入网络“阳光平台”,从源头上消除滋生腐败的条件。

  “通过积极构建公开透明、双向良性互动氛围,把法纪的标尺树起来,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周宁县监委委员黄建波表示,该县纪委监委将加大监督力度,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惩违纪违法问题,积极构建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切实维护良好政治生态。

  据周宁县纪委有关人士介绍:“‘阳光平台’上继续保留必有的环节,如设计、财审、验收、审计等,我们纪委则依托平台实时在线监督、随时查看项目内容及办理情况,并在项目完成之后组织财政、审计等进行抽检。”

  “阳光平台”正式运营以来,截至今年4月1日,共受理政府投资小规模项目341个,涉及资金2.71亿元,其中村级项目(含社区)180个,涉及金额1.09亿元,没有出现一例违规操作和信访举报问题。

  而在屏南县,则推行村财乡管,实行分村建账、乡管村用、报账结算,让财务不混乱、“糊涂账”不再有;蕉城区则启动“互联网+村务”村级权力运行监督平台,方便群众实时参与监督,给村干部行使职权划定“红线”,增加村级权力透明度。

  2018年9月起,周宁县政府投资小规模建设工程“阳光平台”、屏南县“村账乡管”、蕉城区“互联网+村务”这三项试点区工作已在宁德市9个县(市、区)全面推开,进一步杜绝百姓身边的“蝇贪”“蚁贪”,遏制微权力滥用问题。

  此外,“一线监督”还重在抓早抓小,扎扎实实在实践“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通过运用谈话函询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

  去年以来,宁德市纪委监委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廉政谈话函询工作及关于明确谈话函询有关事项等通知,根据“三个可以谈”“三个不能谈”“三个优先谈”的原则,明确谈话函询相关事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开展谈话,督促各级纪委监委注重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完善内控机制,注重发挥机关党委和干部监督机构作用,实现纪检监察干部廉政家访、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廉政档案建设全覆盖,切实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祸。

  “我们推行一线监督,坚决打好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攻坚战,聚焦民生领域,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让群众能够感受到身边的事有人管,利益有人维护。”宁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陈力达强调。(吴伟 宁纪轩)

【top】